目前正處于轉季階段,晝夜溫差很大,正如“早穿棉襖午穿紗,圍著火爐吃西瓜”。氣溫驟降,給肉鴿養殖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,養鴿人必須提前采取防御措施,減少冷應激,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產,建議從以下幾方面管理:防寒保暖、清糞、營養調節、藥物保健、低產種鴿的淘汰。
一、防寒保暖(做到通風又保暖)
鴿舍室內溫度25-30℃比較適宜,冬天盡可能維持10℃以上,養鴿人需要想盡一切辦法,滿足這個基本要求。
南方的養殖舍內基本上是以半開放式進行通風,通過升降卷簾改變舍內空氣流動來調節室內溫度,北方地區有些養殖舍是全封閉式的,寒冬季節甚至會用上煤爐、空氣能、太陽能、熱風爐等保暖設備維持鴿舍溫度。
晝夜溫差大,養鴿人需要時刻關注舍內溫度變化,以及人在鴿舍的體感舒適度,及時調節卷簾,給鴿子提供舒適的飼養環境。
氣溫下降,風力大、賊風多的時候,最容易產生冷應激,直接影響種鴿孵化種蛋和帶仔,嚴重時候會出種鴿棄窩孵化、不喂仔、乳鴿發燒等現象,切忌鴿子受賊風直吹。
二、清糞(減少鴿舍氨氣味)
保暖的同時,必然減少養殖舍內通風量,舍內空氣有鴿糞揮發出的氨氣、殘留的粉塵等有害物質增多,空氣質量肯定有所下降,特別是氨氣,因此清糞的及時非常重要,正常清糞周期是5-15天,通過體感舍內舒適度來確定鴿糞清理周期,一般情況7天一次為宜。
氣溫下降,很多鴿場呼吸道疾病多發,就是因為通風問題和清糞問題沒有處理好,體感養殖舍內有濃濃的氨氣味時再清糞為時已晚了,需要合理安排生產工作,分輕重完成工作,保健方面,定期使用生態活菌,可以幫助小腸絨毛有效消化吸收飼料營養,降低含氮物的排放(氨氣就是含氮化合產物),促生長、提高免疫力、減少糞便產生氨氣等。
三、營養調節(能量飼料、蛋白飼料)
營養調節的對象主要是原糧,冬季提倡高能低蛋白的飼料飼喂,因為鴿子在低溫環境下,對高蛋白飼料消化吸收很有限,所以像豌豆、小麥等蛋白飼料就不需要那么多了,這時候鴿子消耗更多的是能量,所以原糧方面,玉米要在原來基礎上提高5-10%,具體提高多少,每個場大同小異,以5%幅度依次調節,最后觀察鴿子采食情況后而定。
蛋白飼料使用減少,豌豆比例要降低5-10%,小麥比例降低5%左右,降低蛋白飼料比例,減輕鴿子腸道對蛋白飼料消化吸收的負擔,過量了會引起腸道機能紊亂,出現拉稀,消瘦現象,同時粗蛋白生物利用率減少,糞便產生的氨氣更多,給鴿子健康帶來更多隱患。
四、藥物保?。ê侠碛盟帲A防冷應激)
提高機體免疫力,增強鴿子抗應激能力,鴿子遇到應激,短期內能起到自我防御和自我保護作用,但是這種保護性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超出了機體能夠調節的能力,應激就會造成神經、內分泌及代謝的紊亂與組織器官的損傷。這時候合理補充體內所欲需要的養分,能夠加快催化機體神經體液調節的效率,可以短時間內迅速緩解應激造成的生理紊亂。
五、低產種鴿的淘汰(降低成本)
目前糧食昂貴,必須要精養,產能低下的種鴿,就要及時淘汰,否則,每天白吃料,增加養鴿人經營農場的負擔。
種鴿淘汰標準:
①停產1個月的種鴿(含瘦弱、病、殘);
②帶仔后1個月不回蛋的種鴿;
③連續兩窩光蛋的,經過重新調配還未受精的公鴿